-
小说改编戏剧要大胆想象重新诠释(创造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象丛林和魅力源泉)
自有戏剧以来,小说、神话、长诗等等,一直是其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。作为文学作品,它们一般都具有故事框架丰满、时空转换自由、细节刻画充分、人物关系集中、场面描写细致、艺术形象鲜明的特点。因此,被…... kazoo- 0
- 0
- 76
-
说书唱戏劝人方(三条大道走中央)
一位大学讲师,在出租车上听到了单田芳讲《乱世枭雄》。该下车时书还没有讲完,他和司机商量:“师傅,您在这儿停五分钟,让我听完这段书,多加几块车钱行吗?” 可巧,司机也是单田芳迷,大手一摆说:“不用加钱,咱俩一块听。” 单田芳的评书有什么魅力? 据说,每天听单田芳评书的有1.2亿人。每七个中国人,就有一个人听过他的评书。 评论家孙郁说“单田芳的评书,通俗而不庸俗,广博而不浅薄,有时苍凉悲苦,但善意绵绵…... kazoo- 0
- 0
- 190
-
古装剧撞衫太尴尬(热巴不敌年轻小花)
古装剧居然这么容易撞衫吗? 正在热播的《嫣语赋》中,主演乔欣的造型引起了争议。 长相偏现代化,脸型棱角分明的她,并不适合有齐刘海儿的盘发造型。 和饰演丫鬟的演员站在一起时,根本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。 齐刘海儿挡住了她眉眼的优势,凸显了脸型的方正,不如脸型流畅的女配看起来亮眼。 而且,还有网友扒出,这部剧中的她频频与《惹不起的殿下大人》里的黄日莹撞衫。 女装造型极为相似,顶着利落的盘发,穿着同款汉服。…... kazoo- 0
- 0
- 153
-
川剧变脸的原理已经被揭秘(守护了60多年的秘密说泄露就泄露)
川剧变脸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 即使没有亲自在现场看过,也在电视里看过变脸的场面。 演员在舞台踱步腾挪,忽的一下,手一挥脸一转,脸谱就变了模样。 经过历史发展,人文传承,变脸已经民间戏曲特色之一。 去了成都除了看大熊猫,吃火锅,泡茶馆,还得亲眼看一次变脸。 毫无疑问,川剧变脸是货真价实的国粹。 甚至有民间坊传,川剧变脸的秘密是国家二级机密,也是戏曲界唯一保密级的节目。 如同云南白药的配方一样,被贴上神…... kazoo- 0
- 0
- 278
-
话剧学生票怎么买(学生可享受50元购票特惠)
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,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,以夸张的手法、巧妙的结构、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,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、滑稽的嘲笑,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。 有这样一场喜剧,能够给观众带来欢乐,没有令人反感的说教,让观众在忙碌的生活、压力和烦闷中,单纯地走进剧场开怀大笑一个多小时,这对于都市人来说,无疑是一件让人非常期待的事情。 话剧《铁杆兄弟闯难关》 1月26日10:00·欢乐开票 …... 心想事成- 0
- 0
- 287
-
西厢记故事起源于(唐代元稹的传奇《莺莺传》)
——学习笔记 《西厢记》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,作品以如花的词句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典型,歌颂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,千百年来广为传诵。 《西厢记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《莺莺传》,是以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而结束。但金代董解元的《西厢记诸宫调》根本地改变了《莺莺传》的主题思想,热情地歌颂了莺莺和张生反对封建势力,争取婚姻自由的精神,并鲜明提出了“才子配佳人”的主张。王实甫的《西厢记》是在《西厢…... 心想事成- 0
- 0
- 433
-
大头佛的传说(舞狮为什么要有大头佛)
说到岭南文化名城佛山,醒狮当然算的上是一块“闪亮的招牌”,而醒狮队伍中有一个“萌萌哒”的人物形象,以其滑稽、搞笑的艺术特点,让大人、小朋友们一见难忘,可以说,只要有他在的地方,就会充满欢声笑语,他就是“身形胖胖,头大可爱,搞笑鬼马的”大头佛。 大头佛表演者头戴面具,手拿蒲扇,垫着大肚腩,颠倒傻憨、令人捧腹的鬼马表演,俨然成为了佛山街坊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。 《九江大头佛》非遗传承人:邓波棠 …... 心想事成- 0
- 0
- 932
-
百戏之祖是什么剧(百戏之祖秦腔还是昆曲)
首先说明一下,五大剧种并不是谁选出来的,而是戏曲界逐渐的发展之下,自然形成的。最先提出五大剧种的说法是谁已经无从考究,但是就知名度、流行区域而言,现在的秦腔和昆曲确实不如五大剧种。 秦腔和昆曲,的确是我国很古老的剧种,尤其是秦腔,而且它们这两个剧种曾经都流传甚远,可以说明清时期很多剧种,都受过昆曲或秦腔的影响。 比如在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的三百年间,昆曲当时为中国最大的戏曲,是当时的官戏,上至达官显…... 心想事成- 0
- 0
- 323